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徐州移动5G+“上天入地”激活新质生产力

5G商用5年来,中国5G建设走得快而稳,让人们可以在万米高空接入网络,在水陆港口远程操控机械,在大型矿区执行自动巡检,在偏远山村连接大城市医院专家远程会诊……5G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处处绽放光彩,也为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澎湃的新动能。徐州移动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国资央企工作的总目标总原则总要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将“做科技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主力军”为使命和总体战略目标,以5G+“上天入地”,激活新质生产力。

5G-A通感技术织就机场低空“安全网”

徐州观音机场是4D级民用国际机场,是徐州都市圈和淮海经济区的中心机场。为加强机场低空安全管理,徐州移动联合徐州观音机场在当地空港开发区建设“5G-A低空通感一体化”项目,将5G通信、感知、算力等多种能力融合,运用5G-A技术构建主动实时的交互式感知安全监测系统。系统可以对机场及周边低空区域的无人机、飞鸟等入侵物体进行实时感知、识别、监测、跟踪和预警,有效保障低空安全,打造5G-A智慧机场侵入防范新样板。此外,该系统还可以为机场陆地区域人员、车辆活动提供实时交通信息、安全预警等服务。

“结合AI能力、电子围栏、多边形感知等网络能力,系统可对感知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自动识别和预警潜在的入侵风险,实现了对低空飞行物的精准识别和飞行轨迹抓取,自动预警潜在的安全隐患。”徐州移动党员技术骨干黄翔介绍道。

5G-A新技术的应用为民航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助推机场平安化、智慧化建设,也将进一步赋能无人机、通信和人工智能等领域转型升级,为各行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更强有力的“新引擎”。

“5G+数字深地测控”赋能云龙湖实验室科研工作

徐州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是瞄准国家实验室建设标准和国际一流水平建设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围绕“深部岩土力学与地球科学”“深地灾害防控与装备研发”等方向开展研究。在地下环境开展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工作会面临众多困难,一是深地作业效率低,传统爆破掘进方式需要大量作业人员,且需要专家实时在现场研判岩层构造和掘进条件,掘进效率低;二是安全缺乏保障,深地作业易受缺氧及有毒有害气体的影响,地下纵深复杂多变,时有人员安全事故;三是深地勘测条件差,空间狭窄,光线昏暗,极大的影响勘测工作效率和勘测的精准度;四是缆线铺设成本高,深地地形复杂,施工设备多且处于移动状态,近地表地下空间近年来以有线通信为主,但实施成本高;五是数据传输难度大,传统通信技术有传输距离短、抗干扰能力差,带宽窄、时延长及接入数量限制等缺点,无法满足大量数据的高频次传输、高清图片的回传处理以及高精度远程操控等要求。

为满足深地科研工作需求,协助实验室解决上述技术难题,徐州移动组建以党员骨干为主力军的专家技术团队,为深地实验室量身打造“5G+数字深地测控”项目。利用5G+海量接入并结合大带宽特性,解决深地信号传输距离短、抗干扰能力差、设备接入数量限制等问题,实现“1000+传感器”接入、TB级数据传输,满足大量数据的高频次传输、高清视频的回传处理需求;发挥5G+低时延优势,满足高精度远程操控等需求,实现掘进机、盾构机远程精准控制,减少深地作业事故。

此外,项目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场景物联化、数据可视化、管理统一化的安全管理系统,构建智慧型实验室管理体系,实现实验仪器与危化耗材管理的规范化、智能化。“徐州移动5G+技术对我们实验室高效、智能开展深地勘探帮助很大,双方在深地安全等方面联合攻关技术难题,这也使我们的科研成果能够尽快在国家矿产资源勘测、防灾抗灾等方面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云龙湖实验室吴部长表示。

下一阶段,徐州移动将继续发挥自身信息技术优势,探索5G融合应用,推进数字技术“新质生产力”实践,为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本文转载自:,不代表科技讯之立场。原文链接:http://news.cnmtpt.com/?Sid=9946341_743W373191263

陈晨陈晨管理团队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